汽车行业人才需求

作者: 时间:2018-07-25 点击数:

我国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。2017年,全年汽车展销2901.5万辆和2887.9万辆。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,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高于产销量增速,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,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,实现了国内、国际市场双增长。截至2017年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.10亿辆。2017年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3352万辆,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813万辆,均创历史新高。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,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,行业发展迅速。2018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.39 万亿元。汽车后服务市场人才需求量巨大。本专业毕业生将在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汽车销售、汽车质检评估、汽车金融保险、汽车运输物流、汽车租赁、汽车维护保养等领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《中国汽车工业年鉴》2016年年报显示,2015年底我国汽车工业从业人员共360万,其中技术人员49.3万,研发人员33.8万,我国汽车产业现有人才总量合计共83.1万,人才总量与产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不匹配,是当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。

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中指出,我国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人才总量是809万,其中,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是17万,需求预测数据显示,2020年要达到85万,缺口有68万;2025年要达到120万,缺口有103万。

据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发展报告》显示,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预计不足2万人,所调研的企业中90%以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类相关人才在整个研发团队的占比不足5%。其中,尤其是汽车信息安全领域,目前汽车信息安全人才不足100人,远远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。企业普遍反映,人才短缺是汽车行业的常态,原因是汽车产业发展太快,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。随着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日益纵深的跨界融合,汽车人才不仅仅指懂技术的专业人士,行业对于互联网、电商、金融等方面人才的渴望更加迫切。

人才国际化素质不高,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大,对企业已有人才的国际化培训不足。同时,我国现有的海外人才政策还相对保守,包括吸引国际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等,离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的距离较远。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的需要,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,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、专业化和国际化。因此,必须紧紧瞄准人才国际化这个大趋势。